邮箱登录
| 官方微信
所在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关注 | 《电子签名法》颁布二十周年:回顾与展望

时间:2025-04-01

 


二十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正式颁布,作为我国信息技术领域的首部立法,它拉开了信息数字化时代立法的大幕,这一里程碑式的立法举措为我国数字化建设与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石,回顾这部法律二十年来的历程,其深远影响和重要意义愈发凸显。

一、立法背景:顺应数字时代浪潮

      二十世纪末至二十一世纪初,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数字业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传统纸质签名盖章的交易模式,在效率、成本和便捷性上已难以满足数字化浪潮下的商业与政务运作需求。电子文件的广泛应用,使得如何确认电子文件签署人的身份、保证文件内容的完整性以及防止文件被篡改,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电子签名法》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它填补了我国在电子交易法律规范领域的空白,为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开辟了道路。

二、必要性和深远意义

      《电子签名法》明确了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规定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它对电子签名的定义、条件以及认证服务等方面作出详细规范。例如,可靠的电子签名需满足电子签名制作数据用于电子签名时,属于电子签名人专有;签署时电子签名制作数据仅由电子签名人控制;签署后对电子签名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签署后对数据电文内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这四个条件。在认证服务方面,设立了严格的认证机构准入门槛和管理规范,确保认证服务的专业性和公正性,为电子签名的可信性提供保障;另外还明确了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为电子认证服务行政许可的实施主体。从法律释义角度来看,这些条款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电子签名法律框架,使得电子交易各方在法律层面上有了明确的行为准则和权益保障依据。

三、二十年发展成就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电子签名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金融、政务、电商、医疗、教育等领域的数字化飞速发展。在金融领域,电子签名助力银行、保险等机构实现线上开户、贷款合同签署、保单签订等业务的数字化,大大提高了业务办理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以某银行的线上贷款业务为例,引入电子签名后,贷款审批时间从原来的3 - 5天缩短至最快1小时,客户满意度大幅提升。在电子商务领域,企业间的电子合同签署变得高效便捷,大大缩短了交易周期,降低了交易成本。以电商平台为例,在该法颁布后,各电商平台上的商家交易规模呈指数级增长,电子合同的广泛应用使得交易双方无需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随时可以达成合作。在电子政务领域,电子签名技术助力政府部门实现政务服务信息化、数字化。市民办理各类证照、申报事项等,通过在线提交带有电子签名的材料,即可完成办理流程,极大提高了政务服务效率,提升了民众的满意度,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同时,该法还促进了相关技术产业的繁荣发展,电子签名技术不断创新,从最初的数字证书认证,发展到如今的结合生物识别的电子签名(如指纹识别、人脸识别)、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签名等前沿技术的多元化应用,技术的进步使得电子签名的安全性、便捷性和可靠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区块链技术与PKI技术的结合,为应用提供了去中心化与中心化相得益彰的电子签名信任机制,确保了签署数据电文的便捷性、权威性、不可篡改和可追溯性。

四、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日益复杂,《电子签名法》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在跨境数字贸易中,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体系中存在差异,如何实现跨境电子签名的互认成为难题。同时,随着应用规模的迅速扩大,电子签名技术的安全性以及电子认证服务的规范性,也面临着网络攻击、数据泄露、人为执行不规范等风险。针对这些问题,行业内正在积极探索解决方案。面对这些挑战,一方面,我国积极参与国际数字贸易规则制定,加强与其他国家在电子签名法律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推动跨境电子签名互认机制的建立。另一方面,行业监管部门通过修订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提升对电子认证服务机构的监管力度,规范其认证业务各关键环节的要求。此外,国家级专业研究机构也不断地加大技术研发投入,致力于提升电子签名业务体系的整体安全防护能力,保障用户数据安全。

五、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电子签名法》将继续在数字经济发展中发挥核心引领作用。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电子签名的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拓展,如在数据流通过程中的确权和授权保障、各类智能设备的远程控制授权、工业互联网中各设备间的合约签署、数据知识产权确权保护等领域都将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法律体系也将不断完善,与新兴技术和应用场景紧密结合,为数字经济的创新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法律保障。此外,电子签名技术也将朝着更加安全、便捷、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不断提升用户体验,为构建更加高效、可信的数字社会贡献力量。

六、结束语

      二十载风雨兼程,《电子签名法》见证并推动了我国数字经济从萌芽到蓬勃发展的辉煌历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部法律的持续护航下,我国数字经济必将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数字信任及数据知识产权相关业务主要包括:

1. 电子认证领域:贯标辅导、课题研究、咨询与培训;

2. 数据业务领域:数据知识产权体系建设咨询、数据可信流通体系建设咨询、数据资产入表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服务(数据资产化、数据知识产权、数据可信流通)、以数据知识产权应用为牵引的信任服务。

联系人:潘老师  18511787661

  来源:知识产权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