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下午,工信安全智库系列报告第25场在线发布会在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信息政策所的组织下成功召开,会议聚焦于2024-2025年数字经济、未来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投融资情况进行态势分析。
《中国两化融合发展数据地图(2024)》从全国整体、区域、行业成效等多个维度,系统呈现我国两化融合发展全景,并提出两化融合发展“十大现状研判”与“十大趋势展望”,为“十四五”收官总结、“十五五”开篇布局提供借鉴参考。
《亚太地区数字营商环境发展报告》发布
报告以风险投资、IPO、市值监测等角度为切入点,阐述了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投融资总体情况,对面临形势进行了分析研判,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旨在为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数据标注是对企业原始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形成可服务于人工智能模型训练、数据挖掘分析、开展检验检测等活动必须的高质量数据集的过程,主要包括筛选、清洗、分类、注释、标记、质检等环节。《关于促进数据标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的出台,开启了我国数据标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阶段。《实施意见》明确了一系列目标及举措,清晰界定了数据标注产业的范畴、发展方向、重点领域与核心任务,为培育数据标注新业态新模式、筑牢人工智能创新根基提供了路径指引。数据标注产业的繁荣将成为促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关键力量。
工业领域网络安全是赋能的重要领域之一,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与安全技术的融合应用,在提高工业企业智能化安全防护能力方面潜力巨大,有助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平,护航新型工业化发展。
工业领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关系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和公共利益,具有基础性、支撑性、全局性作用,是国家网络安全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的两年时间里,我国深入贯彻落实《条例》有关要求,积极推进相关研究部署和探索实践,加快提升我国工业领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能力。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深刻认识到,我国工业领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工作仍任重道远,面临新形势下的新问题新挑战,短板弱项仍然突出,亟待强化统筹规划和体系布局,做好把脉问诊、把控源头、筑牢根基、夯实基础,加快推进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为构筑新型工业化发展新格局夯实底座基石。
可信数链网作为物理世界的数字映射,能够面向复杂工业系统构建集数据建模、数据治理和数据可信流通于一体的可信数据基础设施,充分发挥数据要素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核心驱动作用,赋能企业加快实现转型发展。现就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关于可信数链网的相关研究与实践内容进行以下解读
数据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是国家基础性战略性资源,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础。随着《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的发布和国家数据局组建,我国数据要素化进入新阶段,数据领域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数据产存算流用各环节产生新变化,亟需构建一套新的调查方法和指标体系,全面摸底我国数据资源发展情况。
为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形势,提高我国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保障水平,指导工业企业开展工控安全防护工作,以高水平安全护航新型工业化,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印发《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防护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立足我国工业控制系统发展和安全建设实际,围绕安全管理、技术防护、安全运营、责任落实四方面,面向工业企业提出33项指导性安全防护基线要求,指导工业企业切实提升工控安全防护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