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登录
| 官方微信
所在位置: 首页 > 科研动态

发布 | 工信安全智库系列报告第25场在线发布会成功召开

时间:2025-04-28

4月25日下午,工信安全智库系列报告第25场在线发布会在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信息政策所的组织下成功召开,会议聚焦于2024-2025年数字经济、未来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投融资情况进行态势分析。

         信息政策所数字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赵令锐博士发布报告《2024-2025年数字经济形势分析》,介绍了国际和国内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趋势,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从国际看,数字经济持续增长,新兴国家增速领跑全球,大模型产品与服务成全球热点,数字治理体系加快重构,跨境数据流动成为竞争焦点。就我国而言,数字基础设施全球领先,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加速形成,实数融合发展进程全面提速,人工智能等新产业迅速发展,数字治理制度规则改革全面深化。同时,数字经济领域存在多方面问题,例如高质量数据集缺乏、算力利用效率有待提升;数字化应用场景亟需拓展、新兴技术投入大、行业应用效果不明显;数字企业同质化竞争、价格战频发、创新动力不足;美国通过增加关税、加大科技限制、加码投资审查等方式加大对华限制,中美数字领域经贸摩擦升级等。对此,报告建议我国应着重强化以下几方面工作:强化数据要素供给与融合应用,加快数字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协同推进产业全面数字化转型,完善数字经济治理框架与体系,推动数字经济高水平对外开放。

        信息政策所产融合作研究室工程师王宏洁发布《2024-2025年度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投融资情况分析》。报告指出,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浪潮与半导体硬科技双引擎拉动下,2024年我国电子信息领域以30.4%的投融资事件占比领跑全行业。与此同时,美元资本退出、早期创新不足、区域发展失衡等问题凸显。总的来看,我国电子信息业投融资市场挑战与机遇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在挑战方面,受国际形势影响,近年来美国对华投资限制不断加剧,中国内地电子信息企业的美元投融资数量与规模大幅缩水。在机遇方面,电子信息产业正迎来技术迭代与资本流动的周期性同频共振。在技术侧,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效率飞速跃升;在资本侧,全球资本在低利率环境下积极寻找高成长性赛道。技术与资本的双轮驱动将不断推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向“全球创新策源地”跃迁,并促进相关的投融资市场不断活跃。其中,2022年至2024年我国电子信息领域新三板新增挂牌企业数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2.47%,通过新三板转板北交所上市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及相关领域的投融资市场持有乐观态度。

        信息政策所科技安全研究室徐碧莹博士发布报告《2024-2025未来产业发展态势分析》。未来产业是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是塑造国家长远竞争优势的战略制高点。2024年以来,全球未来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加速演进,深刻影响着经济结构、社会生活乃至国际格局。从全球看,主要经济体都在战略规划、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等方面全维度强化战略布局,力求抢占未来发展先机。未来产业加速从概念走向现实,生态体系日益繁荣,由技术突破、产业应用和生态构建共同驱动的未来产业新时代正在加速到来。不过,通往未来的道路并非坦途,未来产业仍面临诸多深层次的挑战:技术突破和转化体系薄弱,中试验证与跨界协同不足;高风险领域回报周期长,中小企业融资与区域协同受限;多学科复合型人才供给不足,产教融合深度与广度有限;规则体系滞后于技术演进,监管碎片化制约了产业合规落地。报告认为,面对挑战,我们应积极寻求破解之道,包括:构建全链条转化体系,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落地;健全未来产业投融资机制,构建多层次资本生态;深化产教深度融合协同,打造复合型人才高地;完善技术规制响应机制,推进国际标准协调合作。

        会议全程通过百度平台进行直播,吸引诸多业内人士关注,引发积极反馈。对报告内容感兴趣者,请联系相关作者:

         赵令锐:010-88686354

         徐碧莹:010-88686432

         王宏洁:010-88686295

  来源:信息政策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