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重点科研 > 数字经济

发布|《我国数字贸易发展现状分析——对标OECD-WTO指标体系》

时间:2020-10-28

10月16日,“工信安全智库”系列成果在线发布活动“数字贸易”专场成功举办,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工程师王梦梓发布了《我国数字贸易发展现状分析——对标OECD-WTO指标体系》报告。

报告通过回顾国际数字贸易理论体系和测度方法的相关研究,梳理分析了各指标体系的参考价值和面临挑战,并尝试对标OECD和WTO的概念框架和指标体系,对我国数字贸易发展现状进行探索性分析,为我国今后建立数字贸易测算体系提供思路和建议。

报告指出,当前数字贸易概念的研究处于探索阶段,其内涵与外延仍未获得普遍认可,推崇数字贸易概念的国家和组织数量亦较少。但作为数字技术迅猛发展催生的新型贸易形态,数字贸易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兴起,迅速重构全球商业模式和贸易格局,并引发了各国的政策、规则之争。而数字贸易的交叉性、无形性、即时性特征明显,使得传统的测度体系和统计方法很难适应其发展。对数字贸易的概念定义和规模测度成为国际社会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仅有经合组织(OECD)、世贸组织(WTO)等国际组织和美国对数字贸易提出较为完善和全面的概念模型和指标体系,但具体的统计方法仍有待进一步探索。

报告发现,OECD、WTO对数字贸易的界定相对宽泛,主要按照交易性质将数字贸易分为“线上购买”“线上交付”“数字中介平台”交易三个部分,并分别推荐电子商务测算、可数字化服务贸易测算和数字广告收入三种指标对数字贸易影响进行分析。在对标OECD-WTO概念框架和统计指标的基础上,报告对我国数字贸易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探索性分析。报告指出,基于多项指标研究发现,我国数字贸易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尤其是跨境电商零售(B2C)贸易、可数字化服务贸易、数字广告规模增长势头强劲,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领先优势。

报告建议,适时地开展数字贸易测度研究,对于了解我国数字贸易的发展优势,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贸易政策,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数字化进程意义重大。未来应顺势而为,开发和完善本国的概念框架,使之既符合我国自身统计需要,又与通行的国际统计标准相接轨;开展尝试性测度工作,与国际数字贸易统计团队沟通与合作的同时,拓宽发展思路,通过改进现有统计工具、在特定区域开展统计试点、发放企业调查问卷等方法,建立系统性、连贯性的测度指标体系;实现跨部门测度统计合作,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协助数字贸易测度的前沿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