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精神
时间:2021-04-19
一、精神内涵
坚定执着追理想
实事求是闯新路
艰苦奋斗攻难关
依靠群众求胜利
二、精神介绍
井冈山地处湘东赣西边界,南岭北支、罗霄山脉中段。距江西省吉安市中心城区吉州区约130公里,距井冈山市新城区(红星街道)35公里。
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滕代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以宁冈县为中心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从此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历史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
坚定执着追理想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写在旗帜上,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并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引领革命向着胜利方向前进。井冈山斗争就是在这一理想信念引领下进行艰苦卓绝奋斗的光辉实践。
井冈山斗争既有胜利与辉煌,也有低迷与挫折,革命根据地和红色政权之所以在胜利中奋进、在挫折中奋起,理想信念起到引领和支撑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面对反动势力频繁“进剿”“会剿”而不屈不挠,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在遭遇“三月失败”和“八月失败”后,一次次挺起革命的脊梁。
实事求是闯新路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井冈山斗争,创造性地走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这条道路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进程中开创的,是在调查研究中国社会各阶级状况和社会性质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中摸索出来的。历史表明,这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通向革命胜利的光明道路。
艰苦奋斗攻难关
井冈山斗争是在艰难困苦中奋勇前进的。工农红军、革命根据地和红色政权在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白色政权经济封锁和军事围剿之下,谱写出一曲艰苦奋斗的壮丽之歌。
依靠群众求胜利
在井冈山斗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深深扎根人民群众之中,“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为中国革命提供强大群众斗争力量。随着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的开展,中国共产党将“做群众工作”同“打仗消灭敌人”“打土豪筹款子”一起确定为工农红军的“三大任务”,将“行动听指挥,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打土豪要归公”和“上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宣布为“三大纪律六项注意”。这无不蕴含和贯彻着一切为了群众、保护群众利益、关心群众生活的群众立场和工作作风,并在斗争实践中巩固和增强了群众和社会基础。
三、精神意义
井冈山精神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的优秀传统与人文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彰显和高扬。同时,井冈山精神又是具有原创意义的当代民族精神,是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和崇高风范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优良精神传统的基础,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之链的伟大开端。
井冈山精神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它在开创中国革命崭新时期和开辟中国革命独特道路上所具有的示范性和先导性。中国革命道路的开创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创业之间,在历史进程上前后相继,在社会理想和目标追求上高度统一。因此,井冈山精神所具有的精神特质与品格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精神支撑作用。
来源:共产党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