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7-28
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发〔2017〕35号),加快推动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激发创新潜力,集聚创业资源,促进人工智能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和财政部《关于举办第六届“创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函〔2021〕124号)要求,做好第六届“创客中国”人工智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相关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目的
发掘人工智能领域原创技术、创新产品和变革应用,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创业项目落地,解决人工智能实际应用中的难点和痛点,展示我国人工智能产学研发展新成果。发掘优秀产业人才,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打造人工智能人才高地,进一步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化与集成创新,发展高端智能产品,夯实核心技术基础,提升行业应用水平,完善公共支撑体系,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二、组织机制
大赛组委会由大赛举办单位等共同组成。组委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大赛各项工作的具体执行。
举办单位: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大赛成立专家委员会负责提供咨询服务、完善项目评审规则和参与评审等工作。
三、大赛内容
(一)主题
智能创新、赋能未来
(二)专题领域
人工智能
(三)大赛时间
2021年7月-9月
(四)参赛条件及要求
1.“AI应用挑战”企业组
(1)在中国境内注册,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的中小微企业;
(2)参赛项目已进入市场,具有良好发展潜力;
(3)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无产权纠纷;
(4)无不良记录。
2.“AI双创激荡”创客组
(1)遵纪守法的个人或团队;
(2)团队核心成员不超过5人;
(3)参赛项目的创意、产品、技术及相关专利归属参赛团队或公民,与其他单位或个人无知识产权纠纷。
3.作品要求
(1)参赛作品须符合大赛其中一个或多个赛道方向,无关赛道方向的参赛作品将被视为无效。
(2)“AI应用挑战”企业组参赛作品标题命名格式必须为“AI+工业/汽车/民生+公司名+作品名”,“AI双创激荡”创客组参赛作品标题命名格式必须为“AI+创客+姓名+作品名”,作品文件命名不按此格式视为报名无效。
(3)同一参赛作品不允许重复报名参赛,同一支参赛团队最多报名提交2个作品,已获得“创客中国”其他赛事奖项的作品不得报名参赛。
(4)参赛团队须按照参赛要求,通过“创客中国”大赛官网或专题赛网站提交参赛作品说明文件及其他相关材料,并确保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
(5)在参赛作品评审期间,大赛组委会可能根据大赛专家委员会的建议,要求参赛团队补充提交其他必要说明材料。
(6)所有已提交的参赛作品和相关材料原则上不予退还。
4.作品提交要求
参赛队伍需通过“创客中国”(www.cnmaker.org.cn)网站在线注册报名,按照要求完成相关信息录入及参赛作品提交,并将以下材料作为申报材料上传:
(1)参赛团队申报书
参赛团队介绍:核心成员履历、团队核心资质和优势等。要与网站提交内容一致。
参赛作品介绍:名称、背景、解决的主要问题/主要场景,核心优势,已应用企业等。
产品/解决方案介绍:算法,技术架构,功能描述,方案创新性、通用性、开放性等。
商业价值分析:市场分析、竞争分析、盈利模式、市场策略等。
应用成效:解决方案应用情况和应用价值、应用投资回报、部署周期、可推广性等。
(2)演示视频或视频链接
展示产品/解决方案的主要内容、效果等,帮助评审专家直观了解参赛作品。
(3)作品介绍PPT
(4)其他
例如,可使用的安装程序和说明文档,可使用的解决方案云服务托管链接和说明文档、Demo和说明文档,相关证明材料等。
(五)赛程赛制
大赛设立“AI应用挑战”和“AI双创激荡”两大方向。本次大赛是面向全社会公开的全国性赛事,拟采用线上初赛、线下复赛和全国决赛的赛制模式。
1.主题方向设置
主题一:AI应用挑战
本主题主要由“企业组”参赛,以解决人工智能实际应用中的难点和痛点为目标,拟聚焦“AI+工业”“AI+汽车”“AI+民生”三个赛道,以抛出产业需求的形式号召中小企业应征揭榜,侧重考察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的可实施性。参赛企业应围绕各赛道的实际需求和痛点,提供最有效及最具可行性的应用解决方案。参赛团队以文稿、视频和路演的方式参赛。
主题二:AI双创激荡
本主题不设置赛道,由“创客组”参赛,征集以人工智能为主要技术创新点的发明创造、产品技术、创意应用等创新创业类项目,注重评比技术的创新度、产品定位的差异化、方案的可行性等。
2.赛程安排
(1)线上报名
即日起在大赛官网(www.cnmaker.org.cn)接受注册报名,不收取任何报名费和参赛费。举办大赛发布会,宣布比赛主题和赛程赛制。报名时间于2021年7月31日24时截止。
(2)线上初赛
8月初,举办线上初赛,根据各参赛队伍提交的参赛方案得分,“AI应用挑战”方向中各赛道前15名进入复赛,“AI双创激荡”方向中前15名进入复赛。
(3)线下复赛
8月中旬,“AI应用挑战”方向“AI+工业”赛道和“AI双创激荡”方向在北京易亨环星科创园举行线下复赛,“AI应用挑战”方向“AI+汽车”赛道在京津冀(沧州)与之科技智能网联示范基地举行线下复赛,“AI应用挑战”方向“AI+民生”赛道在安徽广电大厦举行线下复赛。复赛按照项目路演及评委问答的形式对参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进行评审。其中“AI双创激荡”方向根据专家委员会打分决出前10名,晋级决赛。“AI应用挑战”方向每个赛道根据专家委员会的打分决出前10名,总共3个方向,共30个团队晋级决赛。
(4)决赛
9月初,在山东举办决赛,决出优胜团队,举办颁奖典礼。决赛采用现场路演,陈述解决方案、应用前景,专家评审委员会现场提问的方式对参赛团队进行打分。在“AI双创激荡”方向中,依据分数高低决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及优秀奖4名。在“AI应用挑战”方向中,依据方案分数高低,各赛道分别决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及优秀奖4名。决赛获得一等奖的4个项目将被推选到“创客中国”大赛全国500强备选名单。
(六)大赛评审参考标准
大赛实行定量和定性两大指标进行评价。
1.定量评价指标:权重分为投资价值60%,参赛价值30%,综合价值10%。
2.定性评价指标:分为科技水平、创新性、持续经营能力、市场规模和社会效益。
3.评审专家来源于人工智能领域高校和企业专家,以及投资机构代表。在线使用平台评分表评分,取平均分的整数值四舍五入。决赛从平台专家库中选取20位评审专家进行现场项目评审打分。
四、大赛奖项设置
1.应用挑战方向,每赛道预选10队进入决赛,3个赛道总计30队,最终角逐出一等奖1队、二等奖2队、三等奖3队,对应奖励如下:
一等奖(1*3队) 奖金5万元人民币/队(税前)
二等奖(2*3队) 奖金2万元人民币/队(税前)
三等奖(3*3队) 奖金1万元人民币/队(税前)
双创激荡方向,预选10队进入决赛,最终角逐出一等奖1队、二等奖2队、三等奖3队,对应奖励如下:
一等奖(1队) 奖金5万元人民币/队(税前)
二等奖(2队) 奖金2万元人民币/队(税前)
三等奖(3队) 奖金1万元人民币/队(税前)
2.获奖证书
邀请相关领导和专家嘉宾为获奖项目颁发获奖证书。
3.政策激励
获奖项目可获得以下支持:
(1)宣传展示。通过“创客中国”大赛展馆、“创客中国”国家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创客中国”头条、信息技术大讲堂等渠道,面向全社会、全产业宣传推广。
(2)优秀企业将优先参与相关大型交流对接活动,有机会参与地方实地考察,及与地方相关政府部门对接,获得所 在地区产业政策支持,低成本入驻所在地区人工智能孵化器等本地化产业扶持场所。
(3)优秀参赛团队可获得投融资专家组的专业指导、专利申请支持、政策辅导、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相关基金投资,为优秀参赛团队提供创投资源、提升创业者创业技能,推荐参与人工智能“政产学研用”的资源对接。
(4)优秀高校团队和个人将有机会获得人工智能领先企业提供的实习及就业机会。
五、大赛联系方法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李恒欣 电话:010-88686107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
师 惠 电话:010-68200372
2021年7月27日
来源:人工智能所